比亚迪大唐问世, 车长5米3外加配对开门, 起价能否突破30万?

  • 2025-07-26 14:06:54
  • 649

看到网上曝光的“大唐”路试谍照,不少关注比亚迪的朋友心里很困惑:

“这车看着是真大,气场也足,但5米3的车长,还传有对开门,这价格不得奔着30多万去?”

“比亚迪在高端市场一直没打开局面,腾势N9都打不过问界M9,这‘大唐’能行吗?定价高了怕没人买,低了又不像旗舰。”

“对开门?听着是炫酷,但会不会只是顶配的噱头?量产了能保留吗?日常用方不方便?”

这个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它关系到比亚迪能否真正在高端全尺寸SUV市场站稳脚跟,摆脱“中低端王者”的标签。

而关于这款车的猜测,网上也是众说纷纭:

有人说这将是比亚迪王朝网的“扛鼎之作”,定价必然上探;也有人说比亚迪得务实,30万起就是“自杀”。

那真相到底是什么?

01 “大唐”亮相,比亚迪的野心藏不住了?

谈到这款车,实话实说,比亚迪这次拿出的“大唐”,其规格和定位,远比我们想象中要“顶”。

很多人担心:比亚迪做高端经验不足,腾势N9就是前车之鉴。

但“大唐”透露出的信息,早已打破了这种疑虑。

首先,尺寸就是话语权。

5.3米车长,3.1米轴距,这已经是妥妥的全尺寸SUV范畴。这意味着什么?它直接瞄准的是理想L9、问界M9、甚至仰望U8所覆盖的超大空间豪华市场。

车内布局6/7座,第二排“零重力座椅”、通风加热按摩大概率安排上,空间体验将是核心卖点之一。

无独有偶,设计上也毫不含糊。虽然裹着伪装,但从轮廓和已发布的Dynasty-D概念车看,“大唐”延续了王朝系列的“龙颜美学”,但更显霸气。

概念车上那长达2.4米、由数千颗微米级LED构成的贯穿式前灯带(“龙须”),辨识度拉满;尾部贯穿式尾灯融入“飞檐”元素,点亮后的“BYD”LOGO,气场十足。

更吸睛的是,概念车展示的无B柱对开门设计!虽然路试车伪装严密,但这是否会出现在量产高配车型上,成了最大悬念之一。

如果实现,这将是同价位罕有的炫酷配置,仪式感和上下车便利性直接拉满——当然,成本和结构强度也是考验,最终量产版本如何呈现,值得期待。

02 这车除了大,还有什么硬货?

看到上面这些,可能有人会想:

“尺寸大、设计炫,这些面子工程谁都能做,里子呢?比亚迪的核心技术能撑起这个级别的旗舰吗?”

这个怀疑其实很实际,毕竟高端用户既要面子,更要里子。

但真相是:

“大唐”的“里子”,搭载的正是比亚迪当前最成熟、也最具口碑的技术组合。

首先,动力系统是王牌。DM 5.0混动技术已经过市场验证,兼顾性能与能效。在这个级别的旗舰上,DM-p双电机四驱系统几乎板上钉钉,1.5T高效发动机是基础,高配车型极有可能祭出2.0T发动机,确保旗舰应有的动力储备和底气。

纯电版本预计也不会缺席,700公里左右的CLTC续航是主流水平。电池策略上,是否会采用更大电池包(如将混动版的CLTC纯电续航从200+km提升至300km级别?),是提升日常通勤便利性的关键看点。

再来看底盘与操控。这么大块头,灵活性和舒适性至关重要。云辇智能车身控制系统(预计是云辇-A或更高级别) 的搭载几乎毫无悬念,它能实现车身高度、刚度的主动调节,提升通过性和舒适性。

更关键的是,为了克服5米3车长带来的转弯难题,后轮转向技术 被普遍认为会出现在配置单上!参考概念车数据,最小转弯半径有望控制在5.6米左右,这对于城市穿梭至关重要。

智能化方面,虽然可能不是行业绝对领头羊,但“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的顶配版本必然不会缺席。

尤其值得强调的是比亚迪此前关于智驾的重磅承诺:“自动泊车出故障厂家负责”。这在普遍对智驾持谨慎态度的当下,无疑是一剂强心针,展现了技术自信和责任担当。

03 30万+的起售价,是自信还是冒险?

既然“大唐”规格如此之高,技术堆料如此之猛,那么核心问题来了:

起售价真的会突破30万吗?

我分析,很可能,但,比亚迪深谙差异化定价和配置梯度的重要性。可能的策略是:

主销车型卡位30-35万: 提供核心价值(大空间、DM-p、云辇-A、基础智驾),满足大部分高端家庭用户需求。

入门版试探30万门槛: 可能在部分舒适性或科技配置上做减法(例如无后轮转向、无高阶智驾、小电池混动版),将起售价定在30万左右(如29.98万),拉低门槛。

顶配冲击40万:,集齐所有黑科技和奢华配置(对开门、无人机、满血智驾、大电池、2.0T等),树立旗舰标杆,提升品牌形象。

总的来看就是,比亚迪“大唐”的起售价,极大概率会触碰甚至突破30万门槛。

只是很多“对比亚迪传统价格区间”的固有印象和“对高端市场突破难度”的担忧,让我们产生了疑虑罢了!

至于比亚迪该如何讲好这个“王朝旗舰”的故事。年底广州车展,谜底或将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