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菜粕突然高位大跌, 下跌空间有多大?

  • 2025-07-25 03:03:37
  • 922

中华粮网致力于成为中国粮食行业最权威、最专业的信息及数据服务提供商。

以六连涨之姿站稳3000点,触及逾三个月高位的豆粕,今日却突然遭遇抛售,期价应声坠落,再次回到3000点附近。“好兄弟”菜粕也遭遇了同样的命运,其单日超3%的跌幅只能说有过之而无不及。

两粕突然高位大跌,是受需求放缓预期打压吗?短期内下跌空间有多大?豆粕持续累库超百万吨,但近日期价却强势攀升,当前豆粕期价是否反映了市场的真实供需状况?豆粕替代优势压制菜粕需求,又有哪些因素支撑菜粕期货走强?短期内豆菜价差是否存在上行动力?

●两粕突然高位大跌,是受需求放缓预期打压吗?短期内下跌空间有多大?

中信建投期货研究员石丽红:本次回落核心仍在于豆粕。豆粕盘面自高位回调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类驱动:1.近期部分企业再度进口阿根廷豆粕,引发市场对南美豆粕进口放开的讨论。2.农业农村部近日称要持续推进豆粕减量替代,引发市场对豆粕远景需求的担忧;3.中美计划下周举行第三轮磋商,此次谈判可能旨在推迟中美暂停加征关税截止日,提振市场对中美达成贸易协议的预期。然而,我们理解在供应不确定性形势进一步明朗前,不宜向下看得太深。

光大期货农产品分析师侯雪玲:周三夜间开始,国内蛋白粕期价减仓下挫,菜粕近月跌幅3%左右,豆粕近月跌幅超过2%。原因多方面:首先下周一二中美将举行第三轮会谈,市场预期谈判焦点在于延长90天关税休战期,中美可能达到大豆大单采购协议。这意味着国内豆粕四季度成本和供应量都将面临不确定性。其次,传言中国某企业采购一船阿根廷豆粕,9月船期,以弥补豆粕远期供应不足的担忧。最后,农业农村部表示将持续推进豆粕减量替代,引发了市场对豆粕长期需求前景的担忧。以上这些消息不利于价格继续走高,多头集中选择获利平仓,盘面价格回吐之前涨幅。

中银期货农产品研究员周新宇:7月中旬以来,蛋白粕板块偏强运行,整体仍呈现“弱现实”与“强预期”的博弈。7月23日,农村农业部召开座谈会强调要深入开展养殖业节粮行动,大力推广低蛋白日粮技术,持续推进豆粕减量替代。该消息对于市场产生短期利空影响,加之蛋白粕自身基本面支撑不足,致使豆粕在接近前期高位后出现大幅下跌。目前市场多空交织,豆粕整体维持宽幅震荡走势,前期多头建议离场,下方关注2900元/吨一线支撑。

●豆粕持续累库超百万吨,但近日期价却强势攀升,您认为当前豆粕期价是否反映了市场的真实供需状况?

中信建投期货研究员石丽红:当前豆粕现货市场供应宽松格局并未改变,国内油厂豆粕累库进程不改,现实供应压力施压现货与基差表现。期货价格走势与现货基本面存在背离,这并不矛盾,期货市场更多是对未来预期的定价,豆粕期价前半周攀升反映了市场对四季度供应不确定性的前置交易,而这种不确定性主要源自中美尚未就关税削减取得实质性进展。

光大期货农产品分析师侯雪玲:今年豆粕供应格局比较特殊。受到关税影响,我国目前大豆采购以南美大豆,尤其是巴西大豆为主,美豆采购量很少。这导致在巴西大豆主供应月份,国内大豆供应充足,甚至严重宽松,如当下。而在美豆主供应月份,国内大豆到港量可能不足,存在供应紧张担忧,如今年的11月到明年3月。从船期数据看,10-1月船期大豆还有2760万吨大豆大豆待采购,而且我们至今没有进行美豆新作采购。下游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增加了远期合约的采购。油厂因大豆采购偏慢,虽然销售量少,但基差合同销售比例偏高。油厂远期无销售压力,盘面存在潜在点价支撑。所以,出现了豆粕现货低迷,但是期货坚挺的局面。

中银期货农产品研究员周新宇:2025年6-7月中国进口大豆到港量持续处于高位,8月预估1100万吨,三季度整体供应充足。充足的原料供应推动油厂维持高开机率,导致豆粕现货供应整体宽松。不过在此背景下,现货销售压力不大,市场流通的可售合同偏少,油厂豆粕库存虽处于累库周期,但绝对库存水平同比去年减轻且处于可控范围;此外现货价格处于历史低位,对需求形成强劲支撑,整体供需矛盾不大,目前的价格基本符合市场供需情况。

●豆粕替代优势压制菜粕需求,又有哪些因素支撑菜粕期货走强?短期内豆菜价差是否存在上行动力?

中信建投期货研究员石丽红:菜粕需求疲弱主要体现在基差上,近期东莞和广西菜粕基差均从-110走弱至-140,周度、月度环比均走弱。菜粕在期货端的支撑仍来源于供给侧,主要受交割品数量担忧情绪扰动。目前来看,三季度中国菜籽买船月均2船左右,同比大幅下降。菜粕月度进口或能维持在15万吨以上,但其中包括俄罗斯、乌克兰和印度等地的菜粕,此类货源能否满足交割标准品要求尚有悬念。短期来看,预计豆菜粕价差大幅上行概率不高,因为豆粕仍处于季节性累库状态,而菜粕则有去库预期,后期需关注中加经贸关系进展。

光大期货农产品分析师侯雪玲:当下豆菜粕价差偏低,而且豆粕绝对价格不高,都不利于菜粕需求前景。这导致菜粕需求集中在刚需部分。菜粕目前的支撑因素来自于供应端及成本端。去年9月我国对加菜籽开展反倾销调查,今年上半年我国对加拿大菜粕加征关税,叠加加菜籽供应尾声、欧盟油菜籽刚收割,国内外市场难觅低价菜粕,是菜粕价格走强的支撑因素。豆菜粕价差逻辑在于供应端成本端的不同,在菜粕低价供应出现之前或者在豆粕供应趋紧之前,两者价差预计维持偏低水平,难存向上动力。

中银期货农产品研究员周新宇:2025年6-7月菜粕期货在豆粕替代效应持续压制需求的背景下,仍受供应端紧缩、成本传导及季节性刚需支撑保持强势。菜粕目前受到更多的政策面影响,且当前水产旺季需求刚性,库存水平维持偏低水准。我们认为目前豆菜粕价差有一定的走扩机会,当前价差处于历史低位,结合美豆进入天气敏感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预计短期内存在一定的走扩空间。需警惕中加贸易关系不确定性带来的供应及成本结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