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汽车"三足鼎立"时代来临,长安挂牌背后有深意

  • 2025-07-31 03:13:53
  • 524

7月29日,长安汽车集团挂牌成立。这家由原兵器装备集团分立而来的新央企,以年营业收入3400亿元的体量,与一汽、东风共同构成了央企汽车集团的"三足鼎立"格局。这一战略性重组不仅是对国有汽车资产的重新洗牌,更是在全球汽车产业百年变局下,中国对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赛道的一次关键落子。

当前国际汽车产业竞争已演变为国家综合实力的较量。央企汽车集团的战略性重组,本质上是对国家产业竞争力的系统重构。不同于单纯追求规模扩张的传统重组,此次长安汽车的独立运营体现了"专业聚焦"的新思路。原兵器装备集团将优质汽车资产剥离并整合,使长安能够集中资源深耕汽车主业。这种"术业有专攻"的调整,与国家提出的"推动中央企业突出主业、聚焦实业"的改革方向高度契合。作为新晋央企,长安汽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势能。其拥有的5家上市公司平台,包括长安汽车、江铃汽车等,构成了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和产业协同网络。

可见,长安汽车的挂牌成立,标志着我国汽车产业进入了央企主导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这种"国家队"的集体发力,不同于简单的规模扩张,而是在核心技术攻关、产业链安全、标准制定等关键领域的系统性布局。

然而,长安汽车之路并非坦途。首当其冲的是管理效率挑战。如何避免超大型企业常见的决策链条过长、市场反应迟缓等"大企业病",将是关键考验。可借鉴许多车企集团"赛马机制"等市场化改革经验,在保持国资控股前提下引入更多灵活机制。

此外,技术路线选择也存在风险。当前新能源汽车技术迭代加速,固态电池、1000V高压平台、纯视觉等技术路线并存。一旦选错,一旦走慢了,代价是非常大的。有些大型国有车企就是如此,插混兴起的时候,错失机会,还停留在油电混动;增程兴起的时候,置身事外,现在才去补课;超级快充成为趋势,却还停滞不前。直到对手阵势已经铺开,然后展开价格战,自身一没先进产品,二没领先技术,就只能靠降价生存。

但是未来呢,智能化走向无人化还剩下多少年?出行服务Robotaxi的普及,会带来企业品牌的消亡吗?比电能更强的新能源是氢能吗?燃油车还要不要发展?智能网联的边界是哪里?

国际化拓展同样不能忽视,相比吉利海外收购、比亚迪布局海外工厂的国际化步伐,长安的海外存在感相对薄弱。如何利用央企背景获取政策支持,同时保持市场灵活性,需要精细平衡。

长安汽车能否将央企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取决于其市场化改革的决心与技术创新的持久力度。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这个万亿级赛道上,中国需要的不仅是规模领先,更要实现技术引领。央企汽车集团的"三足鼎立",或许正是中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关键一跃。这场变革,不仅关乎一家企业的命运,更将刺激全球汽车产业的权力的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