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再造“华为引望”, 智能驾驶将三分天下?

  • 2025-07-04 16:53:15
  • 273

这一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点燃了整个汽车科技圈。王军在华为期间,主导了HI 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研发与落地。他的加盟,无疑为千里科技的 “AI + 车” 战略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这个是王炸了。”公告发出后不久,华为车BU一位管理层这样对我说道。

王军是华为车BU首任总裁,向轮值董事长徐直军直接汇报。2021年,华为强大的智驾横空出世,王军即是灵魂人物。过去几年里,汽车行业不断挖华为的人才,但王军这种高级别的,尚是首例。

王军加盟千里科技的背后,是吉利汽车在“AI+汽车”领域的全面布局与野心。

千里科技的前身是力帆科技,破产重整后被吉利汽车控股。去年7月,吉利汽车引入旷视科技联合创始人印奇旗下的重庆江河顺遂,成为千里科技的第二大股东,印奇上任董事长。旷视科技是AI视觉领域的“四小龙”之一,在自动驾驶算法和智驾方案上具有优势。

今年3 月,吉利正式发布了 “千里浩瀚” 智驾系统,一举整合了其在算力、数据与生态方面的三大核心优势,展现出强大的技术实力与战略眼光。千里科技作为吉利生态企业首次公开亮相,吉利由此成为全球唯一实现 “架构-算法-算力-数据” 全链条自研的车企。

千里科技股东方多次公开表示,要将公司打造成“第二个华为”。王军也表示,“五年内智能驾驶一级供应商将形成三分天下格局”。

但在华为车BU内部人士看来,千里科技的星辰大海不仅于此。

“军总(王军)做过智驾产品线总裁,把华为智驾能力传递到千里科技。相比华为被制裁,千里科技可以弥补国产高阶智能出海的问题,国产智驾要大干一仗了。”华为车BU管理层人士说。

千里科技“黄金三角”

从印奇到王军,还有早已加盟吉利的原华为自动驾驶研发部部长陈奇,千里科技构建起了“AI+汽车”的黄金三角。

为什么说他们三人组成的是“黄金三角”?回溯三位业界大咖的履历,我们不难发现,吉利在千里科技方面整体构思和布局。

印奇是中国科技圈有名的少年天才。他出生于1988 年,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实验班 “姚班”(少年天才班)。大二时,印奇便进入微软亚洲研究院,并成功研发出微软核心人脸识别系统,初露锋芒。

2011 年,年轻且充满壮志的印奇与同学联合创办旷视科技,随后几年中,旷视科技发展迅速,是业界公认的“AI四小龙”中的重要成员。

现任吉利集团首席智驾科学家的陈奇是2005年加入华为的老兵。在华为期间,它先后在无线产品线研发、技术开发部、无线产品线软件飞虎队等业务领域担任负责人。2019 年,陈奇担任华为自动驾驶研发部部长,全面负责华为自动驾驶产品研发。

在这一关键岗位上,他主导了华为第一代自动驾驶系统的全栈研发从0 到 1 的突破,带领团队攻克了诸多技术难题,为华为在智能驾驶领域打下坚实基础。

2021 年,陈奇加入吉利旗下的极氪汽车,出任自动驾驶副总裁,负责极氪自动驾驶业务。

王军在华为的任职时间更长,他先后担任3G 开发部部长、4G 产品线总裁,深度参与并主导了华为 3G、4G 通信技术的研发与推进工作。2019 年 5 月,华为决定进军智能汽车领域,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部(车 BU),王军被紧急从海外调回参与车 BU 的筹建工作,并担任首任总裁。在此期间,他充分发挥自身在技术研发与战略规划方面的专长,主导了华为 HI 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研发与落地。

黄金三角不仅履历耀眼,他们所擅长的领域又有相当不错的互补性:印奇是公认的天才少年,是人工智能和软件算法领域的领军人物;陈奇则有多次自动驾驶和高阶辅助驾驶系统的能力体系搭建、系统落地的经验,也更加擅长将软件和硬件进行有机的结合;王军则更像是西餐厨房中的主厨,擅长整合全局资源执掌科技业务板块。

三人构建起的千里科技黄金三角战队,能够构建起"算法+硬件+生态"的闭环,加速”AI+车“,全链条能力直指华为引望。

再造一个华为引望

从千里科技一系列股权与人事调整不难看出,真正的战略操盘手是吉利汽车。

今年3月,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桂生悦在2024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吉利要与千里科技一起打造“第二个华为引望”,只有这样,吉利才可能在未来的智能化、自动驾驶方面取得领先。

5月,桂生悦再次强调,若不构建能与华为竞争的生态,未来智能化发展将无望,而将与千里科技共同打造“第二个华为引望”,以在算法、算力、数据方面取得新突破。

千里科技和吉利汽车的合作,开创一次行业前所未有的AI+汽车合作尝试,也有望成为最接近成功的合作范式。

当前的汽车上的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开发不外乎是车企全栈自研或采用供应商提供解决方案,但这两种解决办法具有着较为明显的缺点。

新势力车企最早在汽车行业宣扬全栈自研,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新势力车企受到自身原因运营、财务状况等影响,难以构建起贯穿软、硬件以及天、地、人、车的全面AI能力;而大部分传统巨头型车型,流程、架构等仍旧基于传统硬件开发的模式,无法较好且较快的响应当前快速迭代的人工智能浪潮。

不少在智能汽车领域后发或资源有限的车企,则更青睐与选择与Momenta、华为等科技公司的合作,从目前的市场反响来看,这些科技公司的确帮助车企推出了能够应对当前市场竞争的产品。但供应商模式下产品,车企的核心能力仍有欠缺,产品升级迭代的速度等仍存在巨大的挑战。此外,面对未来更加深入和激烈的人工智能竞争,数据已成为升级迭代所必需的“金矿”,那么车企和供应商之间核心数据的归属问题仍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案,目前看似偃旗息鼓的“灵魂论”仅仅是被市场的喧嚣所掩盖。

同时,大部分科技公司更擅长的是软件,但未来的汽车必然是一个软硬件结合的智能体,打造一个更加适合先进软件应用的硬件载体,并非普通科技公司所擅长。从目前行业的状况来看,华为引望(车BU)在华为领先技术和远超行业水平的资源投入下,方才初步兼顾了软、硬件,并为用户提供了较为领先的产品。

但纵观汽车和科技行业,华为无疑是一个独特的案例,且并不具备可复制性。而吉利和千里科技的合作,正试图以一个完全不同的路径,来打造一个能够媲美华为引望且能面对未来车+AI竞争的新模式。

千里科技与吉利汽车的合作,是一场深度融合、相互成就的战略协同,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仅仅供应商和主机厂那样简单。

在我看来,千里科技更像是吉利基于当前市场和行业规律,在体外布局的一家人工智能公司。印奇、陈奇、王军等高管均具备从0-1搭建体系的能力,三人过往的履历和擅长的业务领域也有着较好的互补性。

这也就意味着,千里科技能够搭建起媲美华为的流程和体系,使得这家公司具备了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竞争的基础和底层能力;而吉利是中国最成功的车企之一,它和千里科技相互融合、相互成就的关系,能帮助千里智能得到足够的发展资源,获得普通科技公司所不具备的差异化优势。

吉利的智能制造体系实时向千里科技传输车辆工程数据,助力其算法模型的优化;而吉利旗下路特斯高端车型与吉利全系产品所构成的多元化验证场景,让千里科技的技术成果能够在实际应用中得到充分检验与打磨。

双方还联合构建“AI + 车” 的全链路、全要素创新体系,与阶跃星辰等生态伙伴携手,成立全球唯一的“智能汽车算力联盟”——星睿智算中心2.0,为智驾技术发展筑牢算力根基。

除了技术的融合与协同,去年3月,千里科技还与吉利、迈驰、路特斯等成立重庆千里智驾有限公司,该合资模式与华为引望的模式十分相似。

今年年销量逼近300万辆的吉利汽车,是千里科技的第一个客户。但千里科技的野心不止于此。

王军表示:“我们不依赖单一OEM,就像博世服务大众,我们的目标是全球客户——与日、韩、德车企的谈判正在进行中。”

他进一步表示,“中国的汽车产业发展到今天面临着一个很大的问题,国内目前的增长其实是有限的,而海外是更大更广阔的一个市场。”

吉利汽车的iphone时刻?

在算力、算法与数据方面,吉利本就拥有很强的实力:星睿智算中心2.0综合算力23.5 EFLOPS,综合算力超过了23.5 EFLOPS,中国车企第一,为智驾系统提供强大运算支撑;吉利 L2 级智驾车辆超 750 万辆,累计真实行驶数据达百亿公里,同样中国车企第一,数据壁垒优势显著;自研 AI-Drive 大模型具备虚实融合的 "世界模型" 能力,每小时可生成 "万公里级" 复杂驾驶工况,将智驾训练效率提升 30 倍。

吉利还拥有“天地一体生”态的优势,吉利未来出行星座 30 颗在轨卫星实现全球 90% 区域覆盖。

但吉利并没有就此止步。

今年3月,吉利AI智能科技发布会上,吉利汽车发布“千里浩瀚”智驾系统。印奇宣布,基于千里科技和吉利汽车集团的深度技术合作,业界首个具备量产能力的L3级别智驾解决方案“千里浩瀚”将覆盖吉利全系不同价位车型,吉利银河未来的全新产品都将搭载千里浩瀚,吉利中国星也将陆续搭载千里浩瀚,实现高阶智驾的普及。

发布会当天,知名研究机构摩根士丹利连夜发布研报,称这是AI公司首次打通OEM闭环,且吉利的ADAS供应商将全面提升产能,为15万元人民币以下的L2+ADAS车型的全面推出做好准备。

“千里浩瀚” 智驾系统规划了 H1-H9 五层级智驾矩阵,覆盖吉利全系不同价位车型,各层级消费者都能享受到不同程度的智能驾驶体验,真正推动了智驾技术的普及。

得益于这些核心优势,吉利智驾正快步迈入行业第一梯队。市场也对其潜力给予了高度认可,2024 年,千里科技市值从 160 亿一路飙升至 400 亿,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

但是未来的前景远不止于此。“如果将行业目前主流的智驾大模型,与最前沿的基座大模型做个简单的对比,我们会发现两者之间在算力、算法和数据的消耗,有两个甚至三个数量级的提升。真正的AI大模型,比现在车上的智能化的模型要先进一到两代。”印奇表示。

当前,AI技术正从L2“推理者”向L3“智能体”阶段跃迁,而2025年成为Agent(智能体)应用爆发之年是业内共识,因此这个趋势会率先引爆Agent在车上的应用,让车真正从“出行工具”变成“出行智慧生命体”。

超自然人机交互的诞生、自动驾驶及自动执行全面落地、车联网大模型量级升维三大前沿性技术突破有望真正打开“AI+车”的想象空间,塑造全新的智能汽车产品与体验。

千里科技是否会推动吉利迎来属于自己的“iPhone 时刻”,彻底颠覆传统汽车行业的格局?这将是比智驾更精彩的革命性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