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金集团上半年矿产金产量同比增长近19%
- 2025-07-22 04:58:11
- 145
中国经济报导:中国黄金集团2025年上半年经济表现亮眼,矿产金产量同比增长近19%,这一成绩背后是多重因素的协同作用,同时也反映出黄金行业在高金价环境下的整体繁荣。
核心数据与财务表现
产量增长显著:尽管尚未获取集团官方半年报全文,但结合旗下上市公司及行业动态可推断,矿产金产量同比增长近19%的核心驱动力包括:
新矿投产与产能释放:莱州汇金纱岭金矿项目(设计年产金10.6吨)于2025年下半年进入试生产阶段,虽未完全达产,但已贡献部分增量。
此外,甲玛铜金矿二期选矿厂复产及长山壕金矿深部资源开发,进一步提升了产能。
资源整合与资产注入:集团计划将内蒙古金陶、河北大白阳等4家子公司注入中金黄金(600489.SH),这些资产2024年合计产金约3.16吨,若在2025年上半年完成交割,将直接增厚产量。
技术升级与管理优化:超深竖井开采技术、智能矿山建设及降本增效措施(如降低入选品位)显著提升了开采效率。
利润弹性释放:受益于金价高位运行(伦敦现货金上半年累计上涨25%,一度突破3500美元/盎司),集团净利润增速可能高于产量增速。
以旗下中金黄金为例,其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0%-65%,扣非净利润增速达74%-90%,印证了量价齐升的逻辑。
增长动因分析
金价驱动的行业红利:2025年上半年,全球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如贸易摩擦、局部冲突)叠加美联储降息预期,推动黄金避险需求激增。
伦敦现货金均价同比上涨约25%,国内金店零售价一度突破1000元/克,创历史新高。
黄金矿企普遍享受“价格-利润”弹性,中国黄金集团作为行业龙头,资源禀赋与成本控制优势使其利润增幅领先行业平均水平。
资源保障与战略布局:集团通过探矿增储、并购整合持续夯实资源基础。
2024年竞得大桥金矿外围探矿权、收购包头昶泰矿业70%股权,并完成西岭金矿探矿权注入,新增黄金资源量超765吨,资源储量突破2000吨。
2025年启动的“改革攻坚突破年”进一步聚焦资源保障,计划通过深部勘探、海外并购(如吉尔吉斯布丘克金矿)扩大产能。
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工信部等九部门发布的《黄金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明确要求提升资源保障能力,集团作为央企率先响应,在2000米以下深井开采、无氰提金等技术领域取得突破,莱州汇金超深竖井项目获冶金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技术优势转化为产能优势。
行业对比与竞争地位
头部企业增长分化:行业头部企业中,山东黄金(600547.SH)上半年矿产金产量预计增长约17%,紫金矿业(601899.SH)矿产金产量增长17%,赤峰黄金(600988.SH)增长10.2%。
中国黄金集团19%的增速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凸显其资源整合与技术创新的成效。
国际市场参与度提升:集团旗下中国黄金国际(02099.HK)加速海外布局,甲玛矿、长山壕矿等境外项目贡献近七成收入,2025年计划矿产金4.55-4.9吨,同比增长约10%,国际化战略增强了抗风险能力。
政策与资本支持优势:作为黄金行业唯一央企,集团在资源获取、融资成本、政策倾斜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2025年启动的资产注入计划(如内蒙古金陶等)将进一步巩固其在国内黄金矿业的龙头地位。
中国黄金集团2025年上半年的产量增长是资源、技术、政策多重红利的集中体现,在行业集中度提升的背景下,其龙头地位有望进一步巩固。
未来需关注重点项目投产进度、金价走势及成本管控成效,这些因素将决定集团能否持续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