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大换血, 魏牌坦克齐换帅, To C战略动真格?

  • 2025-07-19 15:04:13
  • 225

近日,长城汽车内部掀起一场人事风暴。

技术派老将刘艳钊正式卸任坦克品牌CEO一职,升任集团副总裁,专司公关传播大局。与此同时,魏牌与坦克两大核心品牌迎来新掌舵人,冯复之执掌魏牌,常尧接棒坦克。

针对此番变动,长城汽车官方暂未正式发声。刘艳钊本人的社交媒体认证仍赫然显示为“魏牌总经理兼任TANK品牌总经理”,新面孔冯复之与常尧也尚未在公开社交平台亮相。然而,据知情人士透露,其升任主管集团传播中台的副总裁已有时日,这似乎暗示着此次变动并非仓促之举,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与前期筹备。

长城汽车的这一举措,不禁让人联想到其近年来反复提及的 “全面 To C” 战略。从表面上看,将刘艳钊这样的关键人物调至公关传播岗位,很可能是为了更好地打通营销经脉,改变以往各品牌各自为战的局面。回顾去年,老魏总就多次念叨着要“全面 To C”,如今看来,这一次长城汽车或许是真的要动真格了。

魏牌九年八帅

魏牌自2016年诞生以来,其CEO职位仿佛被施以魔咒。九年光阴,竟有严思、柳燕、李瑞峰、胡树杰、余飞、刘艳钊、陈思英等八人轮番上阵,余飞任期甚至短至仅四个月。这种高频更迭在汽车行业实属罕见,其背后逻辑却惊人一致,那便是销量不佳,纵使历任舵手竭力推出新车型试图破局,魏牌始终未能摆脱市场表现的剧烈波动与增长困境。

本次晋升的刘艳钊,堪称长城体系内从生产线走向决策层的典范。其职业履历相当扎实,2004年从车间组长起步,历经技术员、副科长,2009年正式完成学业前便已扎根长城。2013年升任长城技术中心第三研究院长,展露研发与团队管理锋芒。2017至2020年,他出任WEY品牌副总经理兼CTO,2021年坦克品牌独立,他顺理成章成为首任CEO。尤其当魏牌深陷危局时,刘艳钊多次被紧急调任“救火”,2022年底架构调整后兼任魏牌CEO,2023年底陈思英短暂接棒仅8个月离职后,他再度扛起重担,直至去年11月,长城正式任命其统管魏牌与坦克双品牌。

魏牌作为长城冲击高端市场的关键落子,其征途充满坎坷,创始人魏建军亦曾公开坦承其市场表现未达预期。2017年首款车型VV7上市,曾创下九个月销量破10万的辉煌,让长城一度看到曙光。然而好景难续,产品口碑争议不断,加之新能源浪潮的迅猛冲击,魏牌显得步履蹒跚。2024年全年销量仅54,728辆,与2018年巅峰期相去甚远。转机出现在去年下半年,销量开始企稳回升,在今年6月,魏牌月销终于重回万台大关,这是自2021年12月后,时隔三年半的重要突破。

新帅登场

刘艳钊升迁后留下的空缺,由冯复之与常尧填补。今年5月20日魏牌蓝山焕新版发布会上,冯复之已正式以CEO身份亮相。其履历颇具看点,2023年底加盟长城任副总裁,此前在小鹏、理想等新势力担任要职,尤其在理想任零售总监期间,曾创下6个月内在13座核心城市高效布局零售中心的战绩。加盟长城后,冯复之主导组建了创新直营体系“长城智选”并出任CEO。值得注意的是,魏牌品牌公司现已纳入“智选”架构,且由冯复之全权掌舵。

坦克新帅常尧同样值得关注,这位约克大学2005届毕业生,2022年出任长城用户运营高级总监,主抓坦克用户运营;2024年4月升任坦克品牌副总,分管用户运营中台;短短一年后的2025年5月,即擢升为品牌CEO,其职业路径清晰指向用户深度运营领域。

冯复之与常尧这两位具备深厚To C基因的高管执掌关键品牌,无疑是长城汽车深化To C转型的强烈信号。作为战略落地的核心载体,魏牌与坦克肩负着打通用户链路、重塑品牌体验的重任。自2024年5月启动直营渠道建设以来,长城已在全国铺设超400家直营门店,并计划在2025年底前扩展至600家。这一系列举措都表明,长城汽车正全力以赴地向 To C 模式转型,期望通过加强与消费者的直接沟通和互动,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升品牌竞争力。

从长城最新公布的2025上半年产销快报来看,今年上半年,魏牌累计销量3.45万辆,同比猛增73.62%;而坦克品牌销量10.4万辆,却同比下降10.67%。数据清晰表明,直营变革对魏牌的提振作用显著,而坦克则遭遇增长压力。不难看出,尽管直营策略在整个汽车行业被视为一种有效的转型手段,但由于不同品牌在品牌调性、用户群体以及产品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其对不同品牌的拉动效应也存在明显的区别。这也给长城汽车敲响了警钟,在推进 To C 战略的过程中,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根据不同品牌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策略。

车叔总结

在新能源已成主战场的今天,长城汽车的转型步伐相较头部车企仍显紧迫。魏牌与坦克能否在冯复之、常尧的带领下,真正跑通To C,将直营优势转化为持续增长动力?这场人事布局能否成为长城汽车华丽转身的序曲?一切有待时间检验,更考验着魏建军及其团队破釜沉舟的决心与执行力。